分類
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

書寫能力小訓練

9 月 2024

撰文: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心理諮詢師程衛強先生

「他的字永遠都寫不到在線上,全部會『飛』的!」
「他的字都不能寫在格裡,通常一個字『霸』兩個格!」
「他寫字時經常跳行或跳格!」
「他寫字時好像不夠力似的,字跡淺得幾乎看不到了!」

這是都是很多孩子在K2學習寫字時的寫照。孩子在書寫時,需要很多能力的配合,最簡單的,是小手指肌肉的力量及靈活性(精細動作)。如果精細動作訓練不足,孩子可能會出現寫字或執筆無力等情況。家長可如何處理和訓練呢?很簡單,就是從小便讓他們多玩泥膠、黏土和麵粉等玩意。

其次,視覺空間及眼球的控制,對抄寫也有一定的重要性。一般的球類活動是極佳的訓練項目,透過視覺追蹤並作出擊(或踢)球的動作,也是一個很天然和有趣的訓練。除此之外,找不同遊戲(找出兩幅圖畫的不同之處)、迷宮遊戲(先用眼找出路,然後才用筆連線)等,也對眼球的控制能力有所脾益。

在抄寫練習中,手眼協調當然也不可忽視!拋接豆袋、釣魚遊戲、倒水練習和剪紙等,對手眼協調幫助也很大。

些遊戲應該在甚麼時候開始進行?每天需要「操練」多久?其實,當這些遊戲在孩子懂得和能夠玩的時候,家長便可以與他們玩了。而且,家長應以孩子的意願為基礎,當孩子不想玩時,家長便應該轉換遊戲,而並不是硬性要求進行多久。筆者的理念是,透過日常的遊戲,孩子便可以獲得一定的技巧,避免問題出現,而不是進行補救式的操練。否則,多好的遊戲也會變得乏味無趣,是受苦多於享受吧!

別讓孩子太隨意生活

9 月 2024

撰文:財商教育學院校長(正規課程)關顯彬

有人曾說:「窮養孩子可能是最好的教育」。

可是生於物質極豐盛年代下,父母大都已經富裕起來,一方面難讓現今孩子體會「知足」,更難返回貧窮日子重新激發他們生活「意志」,懂得如何生活。但起碼父母應該要檢視:

1. 自我的金錢觀念是否正確?有否一直影響下一代?
2. 別讓孩子太隨意跟大人同一方式生活

很多時候,筆者觀察生活中出現一種共同現象,就是成年人做甚麼,小朋友自然跟著做甚麼。沒錯,天下父母總將最好的生活質素給孩子,吃好的…住好的…用好的…彷彿將兩代間的生活距離拉近了而做成一種錯覺,兩代相同生活方式一切變成理所當然,舉例來說,五六歲孩子跟父母一起飲珍珠奶茶可以嗎?你發現到問題嗎?

大家有否察覺到很多現象,只是父母(世界)不經意中拉快了孩子的成長步伐,很多教育及心理專家都告訴我們生活供應太多給孩子,反而阻礙孩子健康成長。所以筆者提出除了同桌吃飯及同一屋簷下生活,父母別要在生活中主動拉貼孩子同樣的生活水平,事事跟父母看齊,因為孩子未有經濟能力,心智未成熟,發育未健全,亦未夠理解能力等種種因素。

所以下次孩子跟爸媽說:「你們都在用iPhone,我也要有此款手機 」時,我建議父母要清晰告訴孩子:「我們之間應該都有一點生活距離」,特別成年人擁有某些物質時候,讓他明白我們之間的生活方式不盡相同。另一方面,父母告訴我們之間的分別基於大人勤奮讀書,將來能夠賺到錢,養活自己和家人,更能夠用自己儲蓄的錢買自己想買的東西。趁機讓孩子明白靠自己學會成長多重要,父母藉此應為孩子補上一課:開始教孩子管理金錢,計劃未來,鼓勵他提昇自己生活能力,找到自己奮鬥方向,不致提早躺平。

父母緊記一個重要原則:「愛錫卻不放縱孩子」,留一步給予孩子成長空間,培養自我具備「擁有好東西」的能力,同時教孩子生活有界線,漸漸學會知足,自然懂得自我生活。

分類
家長園地

兒童深近視 家長勿懶理 越睇越矇 窒礙學業與成長

9 月 2024

香港兒童因為近視而需要佩戴眼鏡的情況十分普遍。由於近視問題可影響兒童生活及學習,作為父母更需懂得如何應對,並及早帶子女求醫以控制近視加深,避免近視問題惡化。有醫生提醒家長,日常生活中可從細節上多加留意小朋友的視力有否異常,如有需要,可透過控制近視的眼藥水或配置合適的眼鏡,矯正視力,如果兒童已有深近視,更需密切跟進。

 

港怡醫院眼科名譽顧問醫生陳迅傑表示,「深近視」是指600度以上的近視問題︰「眼球拉得越長,近視就越深。人的眼球大約22至25毫米長,每長1毫米,近視可能會加深大約300度,如果近視達800度或以上,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將會增加,例如白內障、青光眼、視網膜脫落等,針對小朋友深近視問題,父母首要工作是避免其度數持續加深,否則對成長各方面的影響都可以十分長遠。」

從細節觀察兒童有否近視跡象

不過,兒童常常有近視而不自知,只會覺得看東西不清楚,未必會宣之於口。陳醫生提醒家長,多從子女日常生活細節觀察︰「看看小朋友會否經常瞇著雙眼、走近電視,或經常心不在焉。最常見是上學時無法看到黑板,抄寫功課較慢或出錯,甚至連學業成績也會下滑。」他建議家長定時與學校老師溝通,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,從而儘早識別視力問題。

 

要延緩小朋友近視加深,最重要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。陳醫生舉例,看東西時,物件儘量距離視線30厘米,並且切勿躺著或在昏暗處看書、玩手機。此外,小朋友做功課時,光線處理也非常重要,如果子女使用右手寫字,燈光應置於左上方。他補充,小朋友在3、4歲時已有一定的表達能力,便可作定期視力檢查,平日飲食也要注重均衡營養,多吃含有維他命A食物補充身體所需。

分類
最新消息

2024-2025 年度上學期校曆表

2024-2025 年度上學期校曆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