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

「兩文三語」的問題

7 月 2024

撰文:幼兒教育專家陳陳淑安

孩子們年幼無知,沒有辨別是非及判斷的能力。他們的一切都任由成年人擺佈,他們在成年人一手製造出來的家庭環境、學校環境及社會環境中浸淫成長。筆者常感到孩子是最無辜的,所以我們對下一代的教養實在是責無旁貸。

首先,筆者並不反對學習外語,因為我深信多學一種語言,仿如多了一條與別人溝通、研究學問和增廣智識的鑰匙。此外,我亦十分贊同學習語言愈早愈好的說法,特別是語言的發音,年紀愈大愈難掌握。

何謂「兩文三語」?

香港教育署提供的「兩文三語」就是中文、英文;粵語(母語)、英語和國語(普通話)。

幼稚園教育的目標

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,是人類基礎的教育。當嬰兒呱呱落墜時,第一位接觸的是母親,第一位老師亦是母親。所以,用以溝通的語言是母語,即母親用的言語,也是家庭社會通用的言語,因此世界各國幼稚園教育的目標即 6 歲以前的教育都以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及幼兒語言發展為首要目標。

母語的重要性

世界各國都用母語教學,小朋友必須先把母語學好,當小學高年級甚至中學以後才憑個人的興趣選擇學習外語,由專科老師指導。除非屬殖民地的子民,他們要學宗主國的語文,例如以前的越南學生要學法語、台灣學生要學日語、印度和香港要學英語。

1.語言是「溝通」和「學習」的工具,而母語是家庭社會共通的語言, 因此小朋友能聽能講,把母語學好是十分重要的。

2.語言的發展與思維發展有密切的關係。小朋友通過母語學習與人溝通,刺激大腦反應、思想、質疑、聯想和記憶等以致接納或表達,這都是語言與思維發展相輔相成的關係。因此幼兒對語言的學習,對思維發展的影響深遠。

3.熟悉母語,能掌握本國的語文,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。認同自己的祖國,提高民族的意識,對祖國的情感、尊嚴和愛護都有深遠的影響。這種愛國愛家的思想,應自幼開始培養,也是世界各國認同的。

妙用故事書(高智力自閉症幼兒篇)

7 月 2024

撰文: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團隊

 

自閉症幼兒的智能及言語能力達 5 6 歲,又應看甚麼書呢?家長與孩子閱讀時又有甚麼技巧呢?

 

高智能的自閉症幼兒應該能明白簡單德育故事,家長可參照「社交故事」形式讓自閉症孩子有效理解內容。當孩子對故事內容熟悉了,家長可把主角換成其他真實人物,或是換成孩子自己,好讓孩子慢慢把自己代入德育故事的情景中。故事角色可以變,那麼故事情節也可以有少許改變:例如「婆婆家」可改作「姨姨家」,讓孩子靈活運用所學到的。當然,角色及情節的改變,需要在兒童未發展出對故事細節的頑固之前。至於常用抽象比喻的寓言、童話和神話故事,需待自閉症兒童有能力把知識廣泛化時才可以使用。

 

在認知方面,當孩子理解能力達到一定水平時,家長可在故事中強調情緒字眼,例如「見到狗,美美很害怕。」當兒童適合學習先後概念時,可強調時間的描述,例如「美美做錯事,之後,說對不起。」因應孩子程度,家長可善用故事書的每一頁,加插或用語氣強調適用的字眼。

在親子交流方面,能力較高的自閉症兒童,可與家長輪流一人一句地講故事,此方法既可訓練孩子接續故事和專心聽別人說話的能力之外,又可讓孩子在參與過程中,加深對故事的印象。家長靈活運用故事書,能夠滿足孩子發展需要和促進親子交流。自閉症孩子常常缺乏假想能力,隨書附送角色娃娃的故事書便大派用場:起初只說故事,後來加入娃娃,然後再逐步減少使用故事書,最後只以娃娃來講故事,並使用「你一句、我一句」的方法,帶孩子走出故事書,慢慢進入假想遊戲的世界。

在社交認知方面,使用漫畫的家長,可用塗改液把人物的「對話泡泡」塗白,然後與孩子一起創作新對話。起初可先塗改某些字詞,當雙方熟習方法後,便可塗改更多部分,直至所有對話都是自創的。勇於嘗試的家長,更可試為孩子度身製作故事書及設計不同的講故事方法,吸引孩子學習所需的社交概念。

分類
家長園地

聰明學習靠運動

7 月 2024

撰文︰遊戲治療師馮祉禧

筆者剛參與了台灣教師專業進修交流活動,見識到台灣的教育著重以運動培養孩子成長,讓我得到新的啓發,希望與各位父母分享。其中一所作交流的學校稱得上是體育學院小學版「虎林小學」。一踏進學校,同學便以政府推廣的健身操歡迎我們。他們一起跟着拍子舉手投足,做出各式各樣的熱身動作。讓人感到他們就像老虎仔一樣的精神活潑,而我像真的進入了充滿老虎仔的森林一般。

運動能強化孩子學習能力

虎林小學的劉校長説學校是政府重點學校,專注同學的體育發展,並相信透過運動能強化他們的學習能力。他們以哈佛醫學院精神科臨床助理教授 John J. Ratey, MD 的硏究為基礎,提倡零時運動計劃。此計劃提倡學生於所有時間都在運動,即零時 (Anytime)。每當小休時,學生便會跑到操場的任何一處做運動,他們有的玩躲避球、有的在攀鋼架、更有的打羽毛球。所有學生都享受每個運動的時刻。

運動的好處  強化大腦機能

眾所周知,運動有強身健體的功效,而在 Ratey 的研究之中,他指出更多有關運動對大腦的好處。他形容大腦是訊息處理中心,透過不同的傳遞者(化學物質)於不同路徑傳達訊息。在運動時,大腦能有效地生產更多傳遞者和強化路徑,使訊息傳得更快更準。

將理論應用於學習上,學生以運動強化大腦機能,再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。研究證實運動能提高學生專注力和記憶力,而這都是成功學習的必備條件。此外,運動能使大腦製造 Dopamine(令人有快樂感的化學物質),令學生能愉快地學習,成績自然會更加優秀。

如何讓孩子愛上運動?

為了讓孩子享受運動的時間和好處,家長必需讓孩子愛上運動,以下有三項建議:

  1. 零時運動

多讓孩子有運動的機會,如提供合宜的時間,工具和場地,同時家長要留意環境的安全。

  1. 健康運動

多教導孩子因愛健康而做運動,多提及運動對健康的好處。

  1. 一起運動

多與孩子一起運動,享受運動的時刻,享受親子的美好時光。